版主:眉子  

头像

沙头往事 第二章 下 (原创天地)  3202次阅读

作者: 眉子 @, 发表于: 2016-04-11 (2929天前)

观看【眉子】的博客

----------------------
注:本文的奶奶系指外婆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

3

奶奶出门带着我。买菜。


也许更小的时候也带我出门买菜,不记得了。但想起病殃殃那回事,出门顶毯子,未免太麻烦。我记忆中跟奶奶去买菜,是可以当个人用的。


主要是排队。跟队尾的人拜托一下:


“我们伢儿站您家后头排队啊。请您家帮忙照着些。”


一般情况人都应承着,


“好,不要紧。跟我后头。”


也有的人不言不语冷冰冰的,可是暗地里还是悄悄看着。


我于是几乎挨着前面那人的屁股,亦步亦趋,一步一步往前挪。很快我的后面也有人排队了,这么个孩子夹在大人中间,从远处看,好象一道墙中间塌下去一截。奶奶让我排的都是长队,她自己先去买点不排队的菜,或者队短一些的摊子。孩子排队,再怎么说是一个人,比砖头强。也有人捡块砖头排队的。遇到后面的人心肠好,往前挪的时候,帮你把砖头也踢一下,你的砖头就一直排他前面。遇到不愿意帮忙的,他就从砖头上跨过去了,不跟你踢。后面的人看他都跨过去了,就学他,也跨过去。那你的砖头排了半天队,原地不动。等你回来,未免感慨世风日下,人心不古。可是人们也漠然,不就是块砖头吗,谁知道是不是排队的。再说少一个人,我还可以先买。


排队的时候,开始还好,在心里唱着歌,欢天喜地的。快到我了,怎么奶奶还不来呀,到处瞄。瞄到了,大喊:


“奶奶,到了,快点!”


我奶奶那边菜也不买了,提了篮子先奔过来,跟前后人打个招呼:


“这是我们伢儿在排队。”


遥遥排在后面的人也就知道了不是插队的。可是有时候都快到了奶奶还不来,我就急了,怎么办呢,又怕别人把我挤出去。我前面的人买好了,交待卖菜的,这孩子排队,她家大人要来的。卖菜的让我靠边站站,后面的人先买。一直等我奶奶出现,她也很吃惊:


“啊?都到了?我以为还得一哈。”


于是买好菜,高高兴兴牵我的手走了。再排下个队。


现在想一想,那时候怎么都要排队啊,物质的匮乏恐怕难逃其咎。排骨,任何时候都是最长的队。可是大家并不能经常吃排骨,很贵,何况要肉票。但是集中限量供应,全市只这么一个窗口卖排骨,卖光了后面排队的人就白来了。攒好的钱和肉票,都只能明日请早。明天能有几块排骨供应,却是千古之谜。排几天队都吃不上嘴,也没什么好稀奇。遇到红白喜事办酒席用的,那别人肯定天不亮就来了志在必得。谁家没有个事呢?理解哈。明儿看还能不能早点过来排。


但是菜也要排队。


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。哎呀,这边冬瓜好,新鲜。乌泱泱立刻就一队人马排起来了。任那边的冬瓜堆得山一样,无人问津。新来的人一见这么长的队,卖什么好东西?紧着小跑几步贴到队尾,再跟前面的人打听。前面的人其实也不很了然,只早来了几秒钟,却装着世事洞明的样子:


“刚来的一车货。豆干子吧?”


队伍前面的人就一起说起来,“冬瓜,是冬瓜!”


我们那里的冬瓜特别大,都是二三十斤以上的。卖的时候拦腰切开,籽掏出来不要,你买多少,一斤?两斤?卖菜的人一刀下去,沿着拦腰的那个切口,切个圈下来,份量只在宽度不同。靠中段的冬瓜圈很大,只是没有游泳圈那么圆,扁一些,有的还凹进去一块。冬瓜屁股没人要。


家常菜里面除了冬瓜,当家花旦一定是漫天漫地的豆干子。书面语长豇豆。都有一尺以上,细细长长的。切成寸许,炒来吃。这豆干子,如果是青绿色,铁条,那好吃。赶快去排队。但是有许多许多许多的豆干子,早已经苍颜白发,老得不能再老了,变得又粗又匏,里面的豆子都成熟了想要蹦出来。旁边的筋变成紫色。整根豆干子松松垮垮,只能拿刀切,手没法掐。吃到嘴里,烂絮一般,难以下咽。这些没人要的菜,便沦为搭货。你买一斤好冬瓜,必须搭一斤老豆干子,或者你买一斤青豆干子,要搭一截匏冬瓜。不要不行。那是国营菜场,大家都不吃,国家不是有损失?


所以不需要搭菜的摊子,也排队。


萝卜,茄子,蕃茄,苦瓜,辣椒,空心菜,大白菜,小白菜,什么都可能排队,什么也都可能沦为搭货。


价钱,有的一分钱一斤,有的两分钱一斤。小白菜清清爽爽拿稻草捆成一把,水灵灵的,一分钱。


夏日晚餐,家家户户都是搬了小桌子小椅子在外面吃,凉快。桌子上来来去去总归那几样素菜,难见荤腥。我喜欢的是拉角子(毛豆),清水煮了拿筲笈装着,抓把手上蘸酱油吃。外面带毛的壳子用牙齿轻轻咬着,手一拉,豆子就掉嘴里了,出来个空壳子,扔地上。吃完了要扫好多壳子,绿油油一大堆。


好一点的菜,还有皮蛋拌豆腐,清热去火。


想想过去的苦,皮蛋拌豆腐;看看今日的甜,荷包里没得钱。
.


.


.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4

我奶奶其实很浪漫。我觉得。


菜场门口有卖栀子花的,一分钱几朵。我们几乎每次都买。风俗如此,人人簪花,也就没什么好稀奇的。我专门写过一篇《栀子》。


但我奶奶不单给我买栀子花,还给我买荷花。那就太稀奇了。


国营菜场里垄断经营。乡里人卖不成菜,只能卖些菜场不屑于经营的小水产,菱角,芡实,莲蓬等等,辛辛苦苦采摘来,一早挑到街里来卖。都是分把钱的生意,莲蓬一分钱可以买十个。我喜欢小莲蓬,嫩的,甜些。大莲蓬不好吃,木渣渣的,还有苦莲芯要吐出来。可是小莲蓬因为还没有发育完全,不饱满,经常就有许多“瞎巴”,空心的,里面没有米。一个个选,要挑很久。莲蓬买回去,又能吃又能玩。莲蓬壳壳一分为二套在手指上当指甲尖尖,假装是猫爪子吓唬别人。还有一种,在莲蓬侧边开一个方形的口子当灶门,手伸进去一点点把里面的芯子和莲米都小心地掏出来,莲米要先扭一扭,往下拔的时候才不会把莲蓬面子撕坏,如果不小心撕坏了留个口子就难看了。等全部掏空,好了,这个完整的去掉莲子的莲蓬可以当个灶,那些洞洞就是火眼啊,办家家酒。


采莲的船娘恐怕是个爱俏的,不单采莲蓬,还将那最大最出彩的几朵粉荷采了,插在她的挑子上,灿烂夺目,迎风招展。围观者都是赞的多,无人出手。


我奶奶就给我买了一支。一分钱。


一分钱,可以买十个莲蓬了。可以买一捆小白菜,买一斤冬瓜,买一斤随便别的什么菜吃一顿。可是我奶奶就给我买了朵荷花,给我玩。


“娇娇宝贝十八岁,长大要枪毙!” 小伙伴们该是多么羡慕嫉妒恨哪!


那朵花有多好呀,比我头都大。粉色娇艳的花瓣,每一片都圆鼓鼓象半含着一泓水。摸上去绒绒的质感,纵向还突着些小棱。一按尖尖,那花瓣就蹲下去一点点。中间一个金色的小莲蓬,被花蕊包围着,风一吹,微微发颤。荷花下面的一根长茎,擎在手里,象打了把伞。


我奶奶挽着菜篮子,我欢天喜地擎着那支花跑前跑后,觉得自己是荷仙姑。


奶奶看我高兴,她也高兴。


我们顺着荆江大堤的堤沿往回走。奶奶说,以前日本人来的时候,就沿堤坡子丢炸弹,飞机轰得吓死人,看到有人就炸。不能出门。买个菜都要躲炸弹。


完整帖子:

 主题RSS Feed

打开手机微信,选【发现】->【扫一扫】左边的二维码就会在手机出现这个帖子,然后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,选分享到朋友圈。
我是歌手 新闻速递 谈股论金 聊天灌水 影视在线 心灵大学 原创天地 笑话连篇 美食天下 视觉艺术 伴奏交流